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8章 前掠翼战斗机

在二战末期,德国制造了第一架前掠翼的Ju-287重型轰炸机,成功试飞了十七次,然而战争结束,飞机未能服役。为了避免盟军获取,德国摧毁了两架试验机,销毁大部分资料。同一时期,中国的民国在云南也研制了一款前掠翼战斗机——研驱-1,但试飞失败,计划终止。直到七十年代,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分别研发前掠翼战斗机,美国基于F-5研发了X-29,苏联制造了Su-47 '金雕'。然而,两者都面临速度过大导致机翼变形的问题,因此只生产了几架原型机用于实验,未正式列装。

一位沈霍伊的飞机设计师拿着数据文件走进来,表示这架飞机是苏联时期的Su-47,但据秦国数据,性能优于俄国的Su-47 '金雕'。罗飞得知可以试飞,既兴奋又担忧,因为材料问题是关键。没有合适的材料,即使理解了技术,也无法仿制和量产。龙国当年面临材料和发动机问题,即使有原型机也无法完全复制,受制于人。

罗老建议将此作为技术储备,材料问题只能等待解决。龙国的空军发动机已实现国产化,但高端材料仍需不断尝试。罗老看着前掠翼战斗机,思考秦国可能拥有更先进的科技。在帝国首都,空军基地正在准备试飞一架阿波罗战机。试飞前,飞行员进行了检查,指挥塔内的王耀和其他军官监督。试飞命令下达,阿波罗战机顺利起飞,王耀对此表示满意。

摩尔的埃斯特朗防卫武器公司开发了一款第七代战斗机。

F-11X阿波罗战斗机是盟军现役最快的空优战机,它配备了三台可在原地启动的第六代航空引擎,能够直接从平地上起飞,且燃油消耗远低于当前的第五代引擎。

大家都知道,像英格兰的鹞式战斗机和鹰国的F-35B舰载机,它们的最大特色就是无需跑道,能垂直起降。然而,这种垂直起降的能耗极大,一次起降几乎会消耗三分之一的油料,直接减半了战斗机的航程。

但垂直起降带来的快速作战能力让许多无法装备中大型航母的国家有了更多选择,可以在小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上部署这种战斗机。

通常,战斗机常规跑道起飞需要200到500米的滑跑距离。例如,F-22战斗机的滑跑起飞距离约240米,Su-57战斗机大约450米,F-16战斗机则是200米。这与设计有关,鹰国的F-22和F-16等需满足航母起降,所以滑跑距离较短。而沙俄帝国或前苏联时期的战斗机,由于无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